在實際開發中,用戶可以基于場景需求,自由切換 Qwen 2.5、DeepSeek-V3、DeepSeek-R1。這些模型能精準理解需求,快速生成高質量代碼片段,無論是復雜算法還是簡單邏輯處理,都能應對自如。

下載安裝指南

通義靈碼支持 JetBrains IDEs、Visual Studio Code、Visual Studio,及遠程開發場景(Remote SSH、Docker、WSL、Web IDE),安裝后登錄賬號即可開始使用。目前,通義靈碼在 JetBrains IDEs、Visual Studio Code 上線了模型選擇功能,智能問答支持 Qwen2.5、DeepSeek-V3、DeepSeek-R1 模型,AI 程序員支持 Qwen2.5、DeepSeek-V3。通過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模型,進一步降低 AI 編程技術的門檻。

JetBrains IDEs 中安裝指南

本安裝步驟適用于 macOS、Windows 或 Linux 的 JetBrains IDEs 中安裝通義靈碼。

步驟 1:準備工作

更多詳細信息,請參閱JetBrains IDE工具查找器。

https://www.jetbrains.com/products/

步驟 2:在 JetBrains IDEs 中安裝通義靈碼

Tips:以在 IntelliJ IDEA 中安裝通義靈碼為例。

方法 1:從插件市場安裝

  1. 打開 IntelliJ IDEA 設置窗口,在插件市場中搜索 TONGYI Lingma,找到通義靈碼后單擊安裝。
  2. 安裝完成后,請重啟 IntelliJ IDEA。

方法 2:下載安裝包安裝

參照通義靈碼官網指示: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download

步驟 3:登錄并開啟智能編碼之旅

  1. 重啟 IntelliJ IDEA 后,單擊側邊導航的通義靈碼,在通義靈碼助手的窗口單擊登錄按鈕。
  1. 單擊登錄后,將前往登錄頁面,完成登錄后可進入 IDE 客戶端開始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中安裝指南

本安裝步驟適用于 macOS、Windows 或 Linux 的 Visual Studio Code 中安裝通義靈碼。

步驟 1:準備工作

步驟 2:在 Visual Studio Code 中安裝通義靈碼

方法 1:從插件市場安裝

說明

單擊立即安裝,喚起 Visual Studio Code 插件市場直接安裝,安裝后請重啟 IDE,即可開啟智能編碼之旅。

  1. 打開 Visual Studio Code 擴展窗口,搜索 TONGYI Lingma,找到通義靈碼后單擊安裝。
  2. 安裝完成后,請重啟 Visual Studio Code。

方法 2:下載安裝包安裝

參照通義靈碼官網指示: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download

步驟 3:登錄并開啟智能編碼之旅

  1. 重啟 Visual Studio Code 后,單擊側邊導航的通義靈碼,在通義靈碼助手的窗口單擊登錄按鈕。

Tips:如果安裝后在側邊導航上找不到通義靈碼入口,可鼠標聚焦在側邊導航后右鍵查看,勾選通義靈碼后即可將插件入口配置在側邊導航上。

  1. 單擊登錄后,將前往登錄頁面,完成登錄后可進入 IDE 客戶端開始使用。

通義靈碼核心能力

1. 智能補全使用指南

通義靈碼提供了多種智能補全的方式,可以根據當前代碼文件、跨文件的上下文或企業代碼規范等,為您生成行級/函數級代碼,讓您更專注在技術設計。

1.1. 行級/函數級實時補全

當你在 IDE 編輯器區進行代碼編寫時,在開啟自動云端生成的模式下,通義靈碼會根據當前代碼文件及相關代碼文件的上下文,自動為你生成行級/函數級的代碼建議,此時你可以使用快捷鍵采納、廢棄,或查看不同的代碼建議。

同時,當你在編碼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快捷鍵 ? P 手動觸發生成代碼建議。

編輯器中代碼建議相關操作的快捷鍵如下:

1.2. 自然語言生成代碼

在編輯器中,可以直接通過自然語言的方式描述需要實現的需求,通義靈碼可以在編輯器中生成代碼建議,單擊 Tab 可直接采納。

1.3. 企業代碼生成增強

企業管理員上傳并啟用行間代碼生成知識庫,并設置為組織內開發者可見成員后,開發者在 IDE 的代碼編輯器中編寫代碼時,通過快捷鍵 ? P 手動觸發,通義靈碼將根據知識庫中的內容自動生成符合企業規范的代碼建議。

1.4. 離線單行補全

通義靈碼代碼補全默認使用云端大模型進行智能續寫,當網絡情況有限制時,可使用本地補全模式,單擊狀態欄圖標切換至本地補全模式后,編輯器中進行編碼時,通義靈碼會給出單行的代碼建議。

2. 智能問答使用指南

通義靈碼,作為您的智能編碼助手,可以在您進行編碼工作遇到疑問時幫您答疑解惑,并快速為您生成建議代碼,能夠幫您生成代碼注釋、生成單元測試、進行代碼優化、解釋工程和代碼文件、修復代碼問題、排查編譯報錯、生成提交信息等。

2.1. 研發智能問答

使用通義靈碼的智能問答時,為了通義靈碼與您的對話能夠更友好、高效,希望您能夠在輸入問題時:

2.1.1. 自由問答

當您編碼遇到問題,缺乏具體解決思路時,可單擊 IDE 側邊工具導航或使用? ? L喚起通義靈碼智能問答助手,無需離開 IDE 客戶端,即可快速獲得答案和解決思路。

2.1.2. 代碼問答

當您對某段代碼有疑問或期望針對代碼進行一些問題解決時,選中代碼后,在智能問答窗口的輸入框中輸入您的問題,通義靈碼將圍繞選中代碼與您開展對話。

2.1.3. @workspace 本地工程問答

當您需要快速了解一個工程、查找工程內的實現邏輯,或有新的訴求需要進行代碼變更時,可以在智能問答窗口中通過 @ 可喚起 @workspace,選中后輸入您的問題或訴求,通義靈碼可快速結合當前倉庫進行工程理解、代碼查詢、代碼問答等,同時可以通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結合當前工程生成簡單需求或缺陷的整體修改建議和相關建議代碼。

2.1.4. @terminal 問答

當您遇到執行指令不知道如何寫,或者不清楚某個指令的意思時,可以在智能問答窗口中通過 @ 可喚起 @terminal,選擇后使用自然語言描述您的需要指令訴求,通義靈碼將可以生成您需要的命令。生成指令后,您可以一鍵插入到 terminal 中進行執行或讓通義靈碼繼續解釋。當然,您也可以在選擇 @terminal 后,輸入指令讓通義靈碼生成指令解釋。

2.1.5. #teamDocs 知識庫問答(企業版)

當您需要結合企業內私域知識信息讓通義靈碼進行回答時,可以在智能問答窗口中通過 # 喚起 #teamDocs,并輸入問題,通義靈碼將結合企業知識庫(當前用戶有權限的知識庫)對問題進行回答,在回復中也可以單擊查看引用的企業知識庫內容。

2.1.6. 清空會話上下文歷史記憶

當您在會話中時,在智能問答輸入框中輸入 / 即可看到 /clear context 指令,選擇后即可清空當前會話的上下文歷史記憶。

2.1.7. 新建會話

在智能問答窗口中,單擊右上角的新建按鈕即可新建會話窗口,單擊后會話窗口將回到默認狀態。

2.1.8. 查看會話歷史

歷史會話功能幫助您檢索和回顧與通義靈碼的交流記錄,方便針對多次的建議進行對比和選擇。不管您在哪個 IDE 客戶端上、哪個工程中,均可以查看或搜索您和通義靈碼的歷史會話。

2.2. 智能生成指令

2.2.1. 指令觸發方式

通義靈碼提供多處觸發單元測試生成、代碼解釋、生成代碼注釋、代碼優化功能的入口,當您選中的代碼后,有 3 種觸發方式:

  1. 在編輯器中,單擊右鍵找到通義靈碼功能操作入口,單擊對應功能操作;
  2. 在智能問答中,直接單擊對應功能操作;
  3. 在智能問答中,使用 / 查看快捷指令,單擊對應功能操作。

當需要針對一個方法實現生成單元測試、代碼注釋、代碼解釋、代碼優化時,無需選中代碼,可直接單擊函數上方的快捷入口觸發相關功能操作。

2.2.2. 選擇指令后輸入回答要求

當您選中代碼后,并通過在智能問答窗口的輸入框輸入 / 的方式選中指令后,可以繼續輸入附加的要求,比如:

2.2.2.1. 指令一:解釋代碼

覆蓋各種編程語言,選中代碼后可自動識別編程語言并生成代碼解釋。跨越語言的邊界,讓您閱讀代碼更高效。

2.2.2.2. 指令二:生成單元測試

支持根據 JUnit、Mockito、Spring Test、unit test、pytest 等框架生成單元測試。

2.2.2.3. 指令三:生成注釋

一鍵生成方法注釋及行間注釋,節省您寫代碼注釋的時間,并能夠有效提升代碼可讀性。

2.2.2.4. 指令四:代碼優化

深度分析代碼及其上下文,迅速識別潛在的編碼問題,從簡單的語法錯誤到復雜的性能瓶頸,均能夠指出問題所在,并提供具體的優化建議代碼。

2.2.3. 生成回答后快捷操作

針對不同的指令生成回答后,在智能問答區中,可以繼續根據訴求進行操作,不同功能的對應操作如下:

2.3. 問題修復建議

2.3.1. 代碼問題一鍵修復

當您在編碼過程中出現代碼問題需要進行修復時,通義靈碼可以一鍵給出修復建議,幫您快速修復代碼問題。可以通過編輯器中報錯圖標中下拉菜單中或 Problem 窗口中聚焦到報錯信息后右鍵菜單中,單擊通義靈碼一鍵修復菜單,即可生成修復建議和相關建議代碼。

2.3.2. 異常報錯排查(IntelliJ IDEA)

在 IntelliJ IDEA 中,當運行出現異常報錯時,在運行標準輸出窗口中,即可看到通義靈碼的快捷操作按鈕,單擊后,通義靈碼將結合運行代碼、異常堆棧等報錯上下文,快速給出排查思路或修復建議。

2.3.3. 執行報錯、編譯報錯排查(Visual Studio Code)

在 Visual Studio Code 中,當 terminal 中執行指令后報錯、編譯或運行后有大量報錯,需要進行解釋或修復時,可以選中報錯信息,右鍵選擇使用通義靈碼一鍵解釋,也會為您生成相關命令解釋及問題解決建議。

2.4. 提交信息生成

當您有代碼變更需要提交,需要寫提交信息時,可以通過通義靈碼一鍵生成 Git 提交信息,同時可以在插件設置中配置生成的語言(英文/中文)。

3. AI程序員使用指南

通義靈碼 AI 程序員,具備多文件代碼修改(Multi-file Edit)和工具使用(Tool-use)的能力,可以與開發者協同完成編碼任務,如需求實現、問題解決、單元測試用例生成、批量代碼修改等。

AI 程序員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完成一個研發任務的代碼編寫工作,在與 AI 程序員對話過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建議:

通義靈碼,每天進步不止一點點,可以和開發者協同完成編碼任務。

3.1. 喚起 AI 程序員(Summon your AI Developer)

當開發者期望和 AI 程序員一起完成一個研發任務時,可以通過 IDE 擴展導航打開通義靈碼插件的窗口,并切換到 AI 程序員模塊,或使用快捷鍵 ? ? I 喚起 AI 程序員,即可開始使用。

操作macOSWindows
打開/關閉 AI 程序員? ? ICtl Shift I

3.2. 與 AI 程序員一起編程(Coding with AI Developer)

AI 程序員與開發者一起圍繞開發任務進行編碼工作時,開發者需要輸入清晰的需求描述和要求,AI 程序員可以為開發者在工程內進行多個文件的修改,開發者審查并接受相關代碼變更即可。

同時,通義靈碼提供了相關的交互界面幫助開發者與 AI 程序員進行對話和交互,整體交互界面區域如下:

3.3. 需求描述輸入(User Input)

打開 AI 程序員后,即可看到需求輸入區域,在輸入框內單擊 ? 或者輸入#即可選擇需要的相關上下文。輸入完成后發送即可,AI 程序員將根據需求描述自動進行需求理解、相關信息檢索、任務拆解、編碼實現等。

3.4. 多文件代碼修改(Multi-file Edit)

3.4.1. 變更文件生成過程

當 AI 程序員對工程內多個代碼文件進行修改時,每一個文件的修改將至少經歷生成、應用的過程,生成代碼變更的過程中,可在 AI 程序員的回答卡片中和工作區中看到相關的變更文件,以及相應的狀態:

回答卡片中的文件或工作區的文件在生成中、應用中的狀態時,單擊對應文件,即可看到對應文件的代碼修改建議生成過程、代碼變更文件與原文件變更對比(Diff)生成過程。

AI 程序員完成的代碼變更文件將聚合在工作區,方便開發者進行查看和操作。

3.4.2. 審查、接受、拒絕代碼變更

單擊工作區的查看變更按鈕或單擊文件列表中的某文件,即可看到對應文件的變更對比查看視圖(Diff View),開發者在此視圖中可以進行如下操作:

JetBrains IDEs 的視圖和操作位置,示意如下::

VS Code 的視圖和操作位置,示意如下:

說明

  1. 開發者基于當前快照的代碼變更文件產生的修改,將統一進入當前快照的最新內容中,進行拒絕或接受操作時,將統一被拒絕或接受;
  2. 當單擊接受某片段、某文件的代碼變更時,變更內容將被合并到原文件代碼內容中。

當所有代碼變更文件均被操作過拒絕或接受變更后,當前快照會變為已接受、部分接受、已拒絕狀態,各個狀態的相關釋義如下:

3.5. 多輪對話及變更快照(Multi-turns & Snapshot)

3.5.1. 進行多輪次需求對話

當進行了一輪對話并生成代碼變更文件后,如需繼續補充需求或者修改需求,可在當前任務的會話流中繼續提問,AI 程序員將結合前序輪次生成的代碼變更分析補充的需求,并生成新的代碼修改建議,產生一個或多個新的代碼變更文件。

3.5.2. 快照查看和變更回退

當需要查看或回退到前序輪次的修改時,可單擊下拉箭頭查看當前會話任務中產生的多次代碼變更快照,選擇后,可以看到相關信息變化或進行切換操作:

4. 單元測試生成(UnitTest Agent)

單元測試智能體是 AI 程序員所具備的一種專項能力,可以針對代碼變更(#codeChanges)、單個或多個代碼文件批量生成單元測試文件。開發者輸入被測內容、生成要求,AI 程序員即可自動生成測試計劃、測試用例、編譯、運行以及根據錯誤信息進行自動修復,大幅提升測試用例覆蓋度和用例的生成質量,降低開發者編寫單元測試用例的成本。

4.1. 選擇被測代碼并輸入測試要求

打開 AI 程序員后,在輸入框內單擊 ? 或者輸入#即可選擇需要的相關上下文,并輸入相關的指令要求(建議輸入和生成單元測試相關要求的內容),輸入完成后發送即可,AI 程序員會自動感知意圖,開始進入生成單元測試的流程。

4.2. 選擇和確認環境信息

收到測試要求后,AI 程序員會自動檢測本地環境 Java 版本、構建工具、測試框架、Mock 框架等信息,如果檢測到多個版本,開發者可主動選擇需要的版本;如果無法識別,將看到提示錯誤,單擊“如何修復”按鈕,開發者可以進一步了解如何配置相關組件。

4.3. 確定被測方法

環境信息檢查通過后,AI 程序員將自動分析被測文件,并生成測試計劃,開發者可以主動選擇需要覆蓋的方法,選擇并確認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開始為每個方法生成單元測試用例。

說明

4.4. 查看生成進展

在確定被測方法后,AI 程序員將自動根據開發者選擇的被測方法進行單測用例生成工作,并自動對生成的結果進行編譯、運行和自動修復。最終的結果會展示在界面中,狀態及釋義如下:

當所有方法的用例生成完成后,AI 程序員自動將編譯通過和運行通過的用例合并成最終測試用例文件,并根據被測文件自動進行命名。對于編譯失敗的測試用例代碼,開發者可自行選擇是否需要,所有用例代碼確認后,可單擊完成按鈕,測試用例文件將自動與原測試用例文件進行差異對比。

4.5. 審查、接受測試用例文件代碼

確認完成后,測試用例文件會出現在工作區中,開發者可單擊工作區的查看變更按鈕或單擊文件列表中的某文件,即可看到對應文件的變更對比查看視圖(Diff View),開發者可進行審查、局部修改、接受或拒絕部分代碼等。確認所有代碼變更后,單擊接受按鈕,,測試用例文件變更代碼將正式進入到當前代碼工程。

4.6. 查看會話歷史

如果需要回顧歷史的會話任務,可單擊會話歷史按鈕。你與 AI 程序員的會話均有 @AI Developer 標簽,單擊后即可查看相關對話過程。

文章轉載自:如何在IDE里使用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 滿血版模型

上一篇:

破解 vLLM + DeepSeek 規模化部署的“不可能三角”

下一篇:

云端部署DeepSeek操作指南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API文章!

我們有何不同?

API服務商零注冊

多API并行試用

數據驅動選型,提升決策效率

查看全部API→
??

熱門場景實測,選對API

#AI文本生成大模型API

對比大模型API的內容創意新穎性、情感共鳴力、商業轉化潛力

25個渠道
一鍵對比試用API 限時免費

#AI深度推理大模型API

對比大模型API的邏輯推理準確性、分析深度、可視化建議合理性

10個渠道
一鍵對比試用API 限時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