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設施層

AI 大模型技術發展離不開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涵蓋了 GPU、CPU、RAM、HDD、Network 等關鍵硬件設施。這些硬件設備為 AI 大模型的訓練與推理提供了關鍵的運算資源和存儲能力。

1.1、GPU(圖形處理單元)的作用

1.2、CPU(中央處理單元)的重要性

1.3、RAM(隨機存取存儲器)的功能

1.4、HDD(硬盤驅動器)的角色

1.5、Network(網絡)的角色

二、云原生層

2.1、彈性伸縮層

三、模型層

這一層主要由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小模型等構成。

3.1、大語言模型(LLMs)

3.2、視覺-語言模型的融合

3.3、智能文檔理解的實現

3.4、多模態檢測與分類的技術

四、應用技術層

4.1、MCP 技術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由 Anthropic 公司提出的一種協議,旨在解決不同大語言模型(LLM)與不同外部工具集成的標準化問題。

image

目前,MCP 生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包括 Anthropic 的 Claude 系列、OpenAI 的 GPT 系列、Meta 的 Llama 系列、DeepSeek、阿里的通義系列以及 Anysphere 的 Cursor 等主流模型均已接入 MCP 生態。

第一、MCP 的架構設計

MCP 采用了客戶端-服務器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組件:

image

  1. MCP 主機(Hosts)

  2. MCP 客戶端(Clients)

  3. MCP 服務器(Servers)

  4. 數據源

4.2、Agent(智能體)技術

image

4.3、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

4.4、大模型微調(Fine-tuning)

4.5、提示詞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4.6、思維鏈(Chain-of-Thought)技術

4.7、數據工程技術

五、應用架構層

5.1、工程技術架構

5.2、業務架構

5.3、云原生架構

六、應用層

6.1、增量應用

6.2、存量應用


原文轉載自:https://mp.weixin.qq.com/s/eo2fl_GZwropmeHLol3RyQ

上一篇:

MCP (模型上下文協議)架構設計深度剖析

下一篇:

Qwen3-Coder API快速接入教程:如何使用Java實現編程助手功能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API文章!

我們有何不同?

API服務商零注冊

多API并行試用

數據驅動選型,提升決策效率

查看全部API→
??

熱門場景實測,選對API

#AI文本生成大模型API

對比大模型API的內容創意新穎性、情感共鳴力、商業轉化潛力

25個渠道
一鍵對比試用API 限時免費

#AI深度推理大模型API

對比大模型API的邏輯推理準確性、分析深度、可視化建議合理性

10個渠道
一鍵對比試用API 限時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