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免費的文本工具API接口清單
區塊鏈是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底層架構技術,它將推動金融基礎設施變革和金融商業模式的變革。世界經濟論壇宣稱,90多家央行正在討論區塊鏈應用,并預計2017年世界上80%的商業銀行都會研發區塊鏈應用;R3聯合摩根大通、高盛等42家超大型金融機構打造Corda清結算區塊鏈;LINUX基金會聯合INTEL、IBM等近百家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研發分布式賬本Hyperledger。
中國成立了金鏈盟和Chinaledger這兩個金融區塊鏈聯盟組織開展區塊鏈研究;工信部推出了區塊鏈技術白皮書和區塊鏈參考架構標準;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并研發和試運行數字貨幣原型。
區塊鏈將給金融行業節省巨大成本。金融行業每年花費約1500億美元在IT和運營開銷上,此外還有1000億美元的交易后和證券服務費用,華爾街認為區塊鏈能給他們節省一半的費用。德勤估計區塊鏈在審計行業的應用,在5年內將給德勤節省60-80億美元。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2020年左右全世界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每年可節約近200億美元成本。
金融機構因其被高度監管的特性,難以在主營業務的生產環境中快速采用區塊鏈技術,其他行業如供應鏈、物聯網、互聯網等反而有可能率先落地在生產環境中。目前公認的一些區塊鏈應用點有:數字資產、供應鏈、身份信用、股權債券、公示公證、電子票據、醫療記錄、物聯網、數據共享等。
中間件(Middleware),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提供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之間連接的軟件,以便于軟件各部件之間的溝通,特別是應用軟件對于系統軟件的集中的邏輯,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框架如Web服務、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中,應用比較廣泛。百度百科定義中間件是一種獨立的系統軟件或服務程序,分布式應用軟件借助這種軟件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資源。
由此可見,中間件是位于平臺(硬件、操作系統、通用軟件)和應用之間的通用服務,如圖1所示,這些服務具有標準的程序接口和協議。針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硬件平臺和其他通用軟件,它們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協議規范的多種實現方式。
中間件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由于中間件需要屏蔽分布環境中異構的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它必須能夠提供分布環境下的通訊服務,我們將這種通訊服務稱之為平臺。基于目的和實現機制的不同,我們將平臺分為以下主要幾類:
技術始終應該為業務服務,空有”屠龍術”,但沒有龍,這樣的技術體現不出價值;區塊鏈也是如此,必須與應用場景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潛力。大量國內外金融機構正在研究區塊鏈技術,以期與業務相結合、促進應用落地。但他們面臨著不少問題,阻礙了應用落地的進程:
(1)應用落地周期長。金融機構更關注如何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業務,提升業務效率或服務質量,而非停留于區塊鏈底層技術本身。但目前要做區塊鏈應用,得先掌握區塊鏈技術和理念,再選取應用場景,選用區塊鏈,熟悉該種區塊鏈的開發技術,最后進行區塊鏈應用開發,業務改造,整個周期較長。
(2)從業人才成本高。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對從業人才層次、技術積累和理念改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金融機構難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金融和區塊鏈的交叉人才,人才成本和成長成本很高。
(3)區塊鏈選用難。目前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如比特幣區塊鏈、以太坊、超級賬本、Corda、Chain等,其發展前景不確定,金融機構在實施區塊鏈應用時必須考慮選用的區塊鏈能否長期存在、合規性、版權、運維等一系列問題。
因而,解決以上三個難點,就成了區塊鏈應用的關鍵。以上的問題恰好可以用中間件技術來解決。
區塊鏈中間件可以封裝多種異構的區塊鏈如Bitcoin、Ethereum、Fabric、Corda等,以及未來符合工信部標準的區塊鏈、央行開發的區塊鏈等,使客戶隨時切換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無需考慮它們的編程語言、設計風格、適用場景、后續發展、存在風險和技術不確定性。如果工信部或央行的區塊鏈平臺出現,區塊鏈中間件一樣可以支持。
區塊鏈中間件對上層應用如抵押品、積分、供應鏈、貿易金融、支付預算、公示公證等提供了統一的API接口,如用戶管理、資產管理、智能合約等API接口。區塊鏈中間件的應用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區塊鏈中間件的應用架構圖區塊鏈中間件在區塊鏈應用和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可以認為是區塊鏈應用的入口,意義重大。
區塊鏈中間件可以以區塊鏈云服務方式運行于公網,客戶只需前端和JAVA開發人員,調用API函數,在1-2月內即可完成區塊鏈應用原型開發,無需理解底層技術,大大降低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實施”區塊鏈+”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人員要求,更快地實施”區塊鏈+”戰略。
區塊鏈中間件還可以進行私有化部署,適用于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一些金融機構和大型企事業單位出于更高的數據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希望把區塊鏈中間件建立在機構內部。因而區塊鏈中間件私有化方案的提供,可以用來滿足私有化需求。
上文已經明確了區塊鏈中間件的概念、功能,以及解決的問題。那如何來設計和實現區塊鏈中間件呢?首先我們給出區塊鏈中間件的應用場景以及系統組件。
圖3 區塊鏈中間件的應用場景圖3中的各個系統組件的功能設計如下:
開發者管理平臺,讓開發者注冊、獲得應用接入許可、查詢API日志、發行資產查詢、費用支付的管理平臺,方便開發者開發區塊鏈應用。
區塊鏈管理平臺,主要針對管理員,對開發者賬號進行審核、暫停、封號等操作,并且可以查詢開發者的API統計信息、查詢各種發行的資產、核算開發者支付的費用、對各種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進行配置和管理等。
API網關,給開發者的區塊鏈應用一個特定的API接入點,API網關接受各個開發者的API請求,封裝成區塊鏈交易發送到各種區塊鏈上;或者根據API請求返回對各個區塊鏈的信息獲取結果。
SDK和DEMO,還需提供開發SDK和一些區塊鏈應用DEMO,以供開發者快速開發。
區塊鏈中間件的應用場景:
區塊鏈中間件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區塊鏈應用需求適應性。區塊鏈應用不斷變化,需求不斷增加,區塊鏈中間件要適應這種變化,滿足或推出更多的API接口;
區塊鏈發展的適應性。目前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的數量已經不少,還在不斷的增多或消亡;同一種區塊鏈會不斷分叉,引起軟件和接口變化;區塊鏈不同版本的接口也不盡相同。區塊鏈中間件要及時跟進區塊鏈的這些變化;
可管理性。隨著區塊鏈中間件支持的區塊鏈類型越來越多,節點越來越多,對于區塊鏈和節點的管理是一個大問題,區塊鏈中間件的可管理性決定了區塊鏈應用API服務的質量,要能做到像目前的云計算VPS一樣隨到隨用,不用就關;對于區塊鏈的管理也是如此。
高可用性,支持高流量的并發訪問,提供99.99%以上的系統可用性,API網關、數據庫都要做到負載均衡,防止系統崩潰,從而減少對企業帶來的損失。
雖然區塊鏈中間件有不少優勢,但是目前還很少有面市的產品或服務,其研發上存在不少困難,希望更多的區塊鏈從業人員加入到區塊鏈中間件的研發中來,為區塊鏈應用的落地做出貢獻。
原文轉自:無可阻擋的區塊鏈浪潮,將API/SDK發揮到極致-騰訊云開發者社區-騰訊云 (tenc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