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 HTTP API:Web Assembly 和系統集成的未來
在本博客中,我們將重點討論 EDI 流程中的傳輸部分。采購訂單、發票或發貨通知等文件一旦準備就緒并翻譯成 ANSI X12 等標準格式,就需要從發送方傳輸到接收方。這一過程包括在貿易伙伴之間建立安全可靠的通信渠道。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自誕生以來,一直利用各種方法將數據從一個系統傳輸到另一個系統。這些通信方法包括 FTP、FTPS、SFTP、RosettaNet、X.400 和 AS2 等。多年來,技術行業的專家們一直使用其中一種通信方法進行數據傳輸。這些方法各有利弊,因此不宜確定哪種方法最好,因為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用例和相關依賴性。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不用于實時數據傳輸。我們這樣說,并不是要貶低這些通信方法的能力,因為它們已經使用多年,并在各行各業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相反,我們是在探索一種填補空白的方法,因為其中一些方法可以提供非常接近實時的批量數據傳輸能力,但仍然無法提供最有效的實時細粒度信息傳輸或更新方法。這就是以應用程序接口為主導的方法的用武之地。
EDI 通常是面向批處理的異步數據交換。與此相反,API 可實現即時數據更新和響應,從而實現實時互動。通過應用程序接口驅動的集成,企業可以與其貿易伙伴實現實時可見性、協作和同步,從而提高運營效率,加快決策進程。
API 主導的 B2B 整合是促進 B2B 整合的一種戰略方法,特別強調利用 API 作為建立連接和整合不同組織系統的主要機制。集中式集成方法通過消除點對點集成而得到加強。
以應用程序接口為主導的 B2B 集成優先考慮建立一個應用程序接口層,對底層系統進行抽象,從而實現標準化的通信和數據交換。這種方法具有多種優勢,如通過系統、應用程序和合作伙伴集成提高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可重用性。
以應用程序接口為主導的 B2B 集成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
最終,通過實施以應用程序接口為主導的 B2B 集成,企業可以加強內部系統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的連接,簡化業務流程,促進實時數據交換,并通過促進與新應用程序和服務的無縫集成來推動創新。
為了了解以應用程序接口(API)為主導的 B2B 集成所帶來的好處,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特定行業的應用場景,在這些場景中,EDI 和應用程序接口(API)都被用來完成現代企業最有效的 B2B 集成。
整合 EDI 和 API 可促進貿易伙伴之間的實時數據交換,從而加強供應鏈管理。EDI 實現了采購訂單、發票和裝運通知的標準化交換,而 API 則通過提供采購訂單跟蹤、庫存水平、裝運跟蹤和供應商績效的實時可視性對其進行補充。這種集成使企業能夠獲得全面的供應鏈可視性,優化庫存管理,并做出積極主動的決策。
EDI 在金融服務領域,特別是在電子資金轉賬、支付處理和發票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用程序接口(API)能夠將 EDI 數據與金融系統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實時支付交易的順利進行,提供對金融數據的即時訪問,并使對賬過程自動化。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應用程序接口在遵守《支付服務指令 2》(PSD2)等開放銀行法規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服務機構可以公開應用程序接口,與授權的第三方提供商安全地共享客戶賬戶信息,促進創新,推出新的服務和產品。
在(在線)零售行業,采購訂單、發貨通知、發票和采購訂單確認等標準 EDI 交易經常用于合作伙伴之間的互動。通過應用程序接口(API)將 EDI 數據與電子商務平臺無縫集成,零售商可以實現產品信息的高效同步、庫存可用性的實時更新以及訂單跟蹤。這種集成可確保為網上購物者提供準確的最新信息,從而改善客戶體驗。
醫療服務提供商、保險公司和政府機構之間廣泛使用 EDI 來促進醫療報銷單和病人信息的傳輸。通過利用應用程序接口(API),EDI 數據與電子病歷(EHR)系統的整合成為可能,從而能夠無縫、便捷地訪問醫療記錄、化驗結果和處方藥詳情。這種整合增強了護理協調,提高了數據準確性,并促進了醫療保健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
如今,亞馬遜、沃爾瑪和 Shopify 等大型在線市場除了傳統的 EDI 交易外,還擁有自己的 API。這些 API 有助于實時訂單管理、庫存同步、裝運和跟蹤、產品目錄管理以及財務數據交換。通過在市場集成中結合 EDI 和 API,企業可以實現高效、簡化的流程,提高數據準確性,改善客戶體驗。這種方法可促進市場平臺、賣家和其他系統之間的順暢連接,推動建立一個強大而充滿活力的市場生態系統。